【技术文章】
当前所在位置 : 首页 > 技术文章 >粉尘采样器使用教程

粉尘采样器使用教程

发布日期:2025-10-15点击次数:51

  一、粉尘采样器使用前准备
 
  设备检查
 
  电量/电源:确保设备电量充足,若需长时间采样,准备备用电池或外接电源。
 
  气密性测试:装入空白滤膜,设定流量后堵住进气口,若流量未降至零,说明漏气,需检查密封圈或管路连接。
 
  流量校准:使用标准流量计(如皂膜流量计)校正设备,确保误差在±5%以内,并记录校准数据(日期、设定流量、实际测量值等)。
 
  滤膜准备
 
  选择滤膜:根据粉尘性质(如总尘、呼吸性粉尘)选择合适材质(如玻璃纤维、聚氯乙烯)。
 
  恒重处理:将滤膜置于恒温恒湿箱(温度20±1℃,湿度50±5%)中平衡24小时,用精密天平称重并记录初始质量(精确至0.1mg)。
 
  采样点确认
 
  位置选择:个体采样时固定于作业人员呼吸带高度(约1.5米);定点采样时避开障碍物,置于粉尘溢散源下风向。
 
  环境记录:测量采样点温度、湿度、气压,并记录。
 
  二、采样操作步骤
 
  安装滤膜
 
  洁净操作:在无尘环境中用镊子夹取滤膜,毛面朝向进气方向装入采样夹,避免触碰滤膜中心区域。
 
  密封检查:拧紧采样夹密封圈,确保无褶皱或破损。
 
  连接设备
 
  个体采样:将采样器固定于作业人员衣领处,进气口朝向呼吸区。
 
  定点采样:使用三脚架固定采样器,保持水平稳定。
 
  参数设置
 
  流量设定:根据标准(如职业卫生标准)设定采样流量(常见为2L/min)。
 
  时间设定:按公式计算采样时间:
 
例如,采集10L空气需5分钟(流量2L/min)。
 
  启停设置:设定自动启停时间,或手动控制。
 
  启动采样
 
  观察流量:启动后检查流量是否稳定,若波动超过±10%,需停止采样并排查原因(如管路堵塞、滤膜过载)。
 
  定时检查:每2小时检查一次流量、滤膜状态及设备电量。
 
  采样结束处理
 
  关闭设备:采样完成后关闭采样器,取下采样头。
 
  滤膜保存:用镊子将滤膜对折两次(尘面朝内),装入滤膜盒并贴标签(注明采样点、时间、编号)。
 
  数据记录:记录终止时间、最终流量、采样体积及环境参数。
 
  三、采样后处理
 
  滤膜称重
 
  恒重处理:将采样后的滤膜置于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小时,再次称重并记录终末质量。
 
  质量计算:粉尘质量 = 终末质量 - 初始质量。
 
  浓度计算
 
  按公式计算粉尘浓度:
 
采样体积需校正至标准状态(25℃,101.3kPa)。
 
  3. 数据报告
 
  填写采样记录表,包括受检单位、采样时间、流量、温湿度、粉尘种类等信息。
 
  根据标准(如GBZ 2.1-2019)判断粉尘浓度是否超标。
 
  四、粉尘采样器注意事项
 
  安全防护
 
  采样时佩戴防尘口罩、护目镜,避免直接接触高浓度粉尘。
 
  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防爆型设备,禁止明火或静电。
 
  环境条件
 
  避免在雨雪、大风(风速>5m/s)或高温(>40℃)环境下采样。
 
  设备维护
 
  每次采样后用软布擦拭设备,避免粉尘进入内部。
 
  定期更换干燥剂、校准流量计,每年送检一次。
 
  故障处理
 
  流量不稳定:检查滤膜是否堵塞、管路是否漏气,重新校准流量。